徽商银行

[原创] 查济为什么火了

太白真人 发表于 2019-11-10 11:57:3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
x
         那是在1995年的一天,当时有两位翟姓人请罗哲文先生在北京北三环路大森林酒店吃晚饭,我也被邀请去作陪,当时,我们在京的泾县人成立了一个"泾县在京人士老乡会",我是副会长之一,会长、副会长几人都在场陪同。
    席间,经介绍:罗哲文先生是中国古建筑学家,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,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,是当今古建筑界泰斗级专家,师从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。听后,我肃然起敬。原来,这两位翟姓同志也是在京工作的,这次邀请罗老去泾县陈村,也即翟、万二村考察那里古代 的人文地理,考査翟家大祠堂、文昌阁以及翟、万两村的古建筑群,其创意的是想利用诗人李白脍 炙人口的"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"诗句来打造一个富有诗意的古文化旅游产业。在坐的泾县籍人士听了都为之兴奋。同时也对两位翟姓老乡的创意表示赞赏。
    我在兴奋的同时立马想到了查济,甚至没有顾及在坐人的感觉,就迫不及待地与罗老说上了查 济。罗老问:"查济有什么东西可看的",我便涛涛不绝地从五个方面简单地介绍了查济:第一,查济从隨末唐初建村,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;第二,查济在明末清初人口鼎盛时期曾經达到十万人居住,当时是寸土寸金;第三,查济曾经建有108座祠堂、108座桥,祠堂和桥遍布全村;第四,查济明清时代出了十几个進士、二百举人,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村子;第五,查济是清一色的粉墙黛瓦马头墙,典型的徽派建筑群,现在还存有容纳千人以上的大祠堂三个,明代建筑百余间,清代建筑二百余间。罗老听后將信将疑,问道:查济现在还有这么多古建筑?我一看罗老对此感兴 趣,接着说:我从小在查济长大,也曾在您这次去的陈村住过几年,我认为查济的古建筑比陈村这边 规模要大的多。于是就央求罗老去一次查济看看。
    过了片刻,罗老往着我说:“如真如你所说,去一趟也值得”。“太好了”,我喊起来,“您只要去 一趟,准保有收获。查济距陈村也就25华里,但交通不便,您要辛苦一点”。随即,我就殷情地向罗老敬酒。
    接着,我就面对邀请罗老的翟姓老乡,用解释或者说是巴结口气说:仅仅陈村开辟了旅游,旅 游资源显的比较单薄,如果查济也能成为一个旅游景点,那就形成陈村(当时还没有桃花潭一说)、查济一条旅游带,吸引的游客会更多。这次罗老考察陈村后,请你们一定安排罗老去一趟 查济,拜托拜托。晚饭结束后,我告别了罗哲文先生,怀着喜悦和不安心情离开了大森林酒店。
    1996年7月的一天,我在办公室传阅国务院转来的文件时,看到国家文物局颁布“第五批国家级 文物保护单位”的文件,翻阅中看到安徽省泾县查济村列在其中,我真是一阵高兴,立刻将这份文件复印一份寄回了查济(查玉成收)。这一定是罗哲文先生来查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,不然查济哪有 这么快就能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,查济成为国保单位了。
    现在查济的名声在全国叫响了,旅客日越增多,旅游给查济人带来收入,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了,这是托了罗老的福啊。一个交通不便、信息十分闭塞的穷乡辟野竟遇上一个难得的机遇,成为了国保单位,成为了一个热点旅游地。试想,如果不是罗老1995年来到查济,错过了机遇,再过 三、五年,倒的倒、拆的拆,查济的古建筑也就寥寥无几了。
    罗哲文先生已于2012年去世,罗老为国家保护和挖掘了众多文化遗产,查济就是其中之一,我们要感谢罗哲文先生,并永记他的功绩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退休人查宗祥 2019年9 月
   

全部回复4 显示全部楼层
一江春水 发表于 2019-11-21 19:07:03 | 显示全部楼层
渣济好地方,泾县人的骄傲。你也是一个大功臣。还有那个是不是翟光乐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远方青橄榄 发表于 2019-11-24 10:31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认识你  你是 妈妈的朋友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学无涯 发表于 2019-12-4 18:39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太白真人 发表于 2019-12-5 21:39:11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楼主

论坛元老

热门推荐


全国经济普查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

皖公网安备 3418230200004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