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原创] 天气与公亊

义夫义 发表于 2019-4-30 08:35:0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
x
t0176c6eb112c4f02ff.jpg


      明朝正统年间,江南巡抚周忱(永乐二年(1404年)进士,谥号"文襄"公),治政非常出名。他每次出外巡察,总是带着笔记本,不但记下每日必办的公亊,就连每日的阴、晴、风、雨,也都详细记载下来。在他身边的人,都很不理解他的这种做法。
      一天,一个押运粮船的人来报告,说是由于碰到大风,运输粮食的船只都翻了。周公忱马上就问,是哪一天翻的船?是午前还是午后?是东风还是西风?押运人只说了是某天,却说不上那天的风向。不一会,周公忱就告知是什么风向,押运人不胜惊服。
      这时,在周公忱身边的人,这才恍然大悟,周公忱平时风雨必记,并不是随便记记而已,而是为了公亊。
      各位朋友:看到这里,不知您们的心里有何感受?
      我想,那些自己创业开公司做生意的人,那些立志要做大事的人,特别是那些为民办事的各级大小官儿们,这种古人都能做到的事,如今现代人应该值得借鉴,更应该都能做到的。因为,在科技高度文明、发展的今天,你们更应该很容易做到的哦。
      如果你们若是能这样做到举一反三,那么,你的生意发达、仕途升职,即指日可待了哩。




1

查看全部评分

全部回复7 显示全部楼层
义夫义 发表于 2019-4-30 08:42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周文襄公忱巡抚江南,有一册历,自记日行事,纤悉不遗,每日阴晴风雨,亦必详记。人初不解,一日某县民告粮船江行失风,公诘其失船为某日午前午后,东风西风,其人所对参错。公案籍以质,其人惊服。始知公之日记非漫书也。
  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义夫义 发表于 2019-4-30 08:44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周忱(chén)(1381年-1453年),字恂如,号双崖,江西吉水人。明朝前期名臣,以善理财知名。

永乐二年(1404年),周忱登进士第,补翰林院庶吉士。翌年进学文渊阁,寻擢刑部主事,进员外郎。洪熙元年(1425年),迁越府长史。

宣德五年(1430年),授工部右侍郎,奉命巡抚江南,总督税粮。在任二十二年,常私访*民间,询问疾苦。理欠赋,改税法,屡请减免江南重赋。与苏州知府况钟反复计算,将苏州一府赋自二百七十七万石减至七十二万余石。其余府按次序减少。

累官工部尚书,仍为巡抚。晚年遭诬陷罢职,致仕归家。景泰四年(1453年)卒,年七十三,谥号"文襄"。著有《双崖集》。

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义夫义 发表于 2019-5-2 08:44:15 | 显示全部楼层
杨帆启航123 发表于 2019-5-1 12:32
一则故事,寓意深刻。

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义夫义 发表于 2019-5-2 08:45:09 | 显示全部楼层
杨帆启航123 发表于 2019-5-1 12:34
最淡的墨迹,亦胜过最强的记忆。

确实如此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义夫义 发表于 2019-5-2 08:46:20 | 显示全部楼层

谢谢鉴赏!问好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义夫义 发表于 2019-5-2 08:56:47 | 显示全部楼层
旅游到江浙一方,在一个叫芙蓉圩的尚书庙里耳闻目睹到江西庐陵人官至工部尚书因?冤*案?被当地民众立庙纪念的故事,顿觉亲切。特整理成文,以备考究。经查,周忱系原吉安县长塘乡山前周家村人(现为吉州区所辖)。清朝对周忱昭雪以后,谥号文襄公,是庐陵一大名人。
明朝永乐二年,江西庐陵文人周忱,当了文渊阁学士。他一心想干一番济世利民的事业,以报效朝廷重用。得到皇上恩准后,做了江南巡抚。他一上任,便一路着手清理积弊,整顿法治,惩办*贪*官豪强;减免赋税,与民生息;督办漕运,开垦荒地,兴办水利。这“三把火”使江南面貌为之一新。上得皇上宠信,下为黎民称颂。

周忱在押运贡茶从水路上京时,一路观察地形,发现太湖之滨可围泽造田,拓宽耕地,沟通太湖与长江水域,兴筑七十二条圩堤,其中芙蓉圩最大,能造良田五百余万亩,可大增国库收益。于是将工程上奏朝廷,得到皇上恩准。朝廷为了表彰周忱政绩,晋升他为工部尚书。

可是,正当他巡视到最后筑成的一个较大的芙蓉圩堤时,皇上下来圣旨:“逆臣周忱,假借围泽造田之名,谋反朝廷,欺君罔上,实属不赦,立斩候复,钦此!”

风云突变,祸从天降。原来他触犯了当朝权贵莫国公,那进贡的茶叶运到京城,却忘了送给莫国公,这是一怒;莫国公家乡的荷花圩,未被划入芙蓉圩内,这是二怒;周忱惩办*贪*官豪强,使莫国公在当地的裙带利益受损,这是三怒;四是因芙蓉圩地势低洼,稻子收割时还满田是水,百姓们用三根竹竿扎成一个个三角架插在田中,将割下的稻子扎成一捆捆晾晒在上,远看犹如一行行军队。莫国公勾*结地方裙带奏本皇上,朝廷派员站在无锡惠山上探望,说周忱确实在操练乡勇,旨在谋反。周忱有口难辩,连呼冤枉。百姓求救,无济于事,就地正法于芙蓉圩南端的和尚桥畔。

周忱被害,是一大?冤*案?,直到清道光年间才得以昭雪。当朝念其做了件大好事,谥号文襄公,建庙七十二座,尊曰尚书庙,供人瞻仰朝拜。其中芙蓉圩的尚书庙尤为壮观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这天定为庙会,香客络绎,香烟缭绕,人们走亲串戚,集市贸易兴隆,非常热闹。从此周忱与尚书庙的故事广为流传。

点评

谁是好官,谁是*贪*官,百姓心里都知道哩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-5-15 21:13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义夫义 发表于 2019-5-2 09:00:17 | 显示全部楼层
正义也许会迟到,但绝不会缺席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楼主

实名认证

热门推荐


全国经济普查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

皖公网安备 3418230200004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