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转帖] 王炳荣:七旬老人的创业记

fgw123 发表于 2019-7-25 11:18:0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
x

    在榔桥镇西阳村新屋组村道边,两排老旧又简陋的瓦棚掩映在一片竹林中。棚里放着几台机器,这是一家经营木筷加工的小作坊,也78岁的王炳荣和儿子王学祥的“工作间”。

  夏天清风从竹林间穿过,凉爽宜人。而与之相对应的,是王炳荣一家火热又艰辛的生活。

  在“工作间”,王炳荣负责操作竹筷加工所需要的各种机器,儿子王学祥则忙着帮他搬搬料子或整理生产好的筷子。小作坊经营了十多年,父子也这样合作了十多年。工作状态下,一切似乎并无异样,但对于王炳荣来说,能带着儿子从事一项正常人才能胜任的工作,以前想都不敢想。

  王学祥今年44岁,从小患智力障碍,被医院诊断为二级智力残疾。2000年的时候,王学祥的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相继成立自己的家庭,父母开始带着他单独生活。

  儿子精神残疾,丧失劳动力,妻子年老体弱,一家人生活过得十分艰辛。“当时生活压力很大,小儿子因为残疾什么事都干不成,我们的年纪也越来越大,其他子女也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,不能总在自己身边。”王炳荣回忆道。

  西阳村属于泾县山区,当地及周边毛竹比较多,王炳荣想能不能从这上面做点文章。于是他萌生了建一个竹筷加工作坊的想法。这对于王炳荣来说,属于“重操旧业”。他年轻时曾在附近的昌桥乡孤峰村的一家伞厂工作,后来伞厂倒闭,他便回家务农。

  “我从小对竹子很有感情,对木器加工这个行业也算是比较熟悉。”王炳荣说。但最终让王炳荣下定决心的,却不是这些。“我当时最主要的想法,是做一份可以带着儿子一起的工作,让他也能通过双手创造自己的生活。”王炳荣回忆道。

  就这样,王炳荣手把手教了儿子一年多,把他领进了“门”。一开始,竹筷加工全靠手工劳作,一天生产筷子的量大约200双,都卖到县城。如今,靠着机器加人工的方式,作坊每天生产量翻了两番,除了城区,筷子还销往旌德、绩溪等地。“做竹筷的毛竹有从山里捡来的,也有从别的贫困户那里收来的,每年能做近两万块钱呢。”王炳荣一边说着,一边将竹筷扎起来晾晒,动作利落娴熟。筷子的销售工作,也全靠王炳荣的双腿和双肩。每次,他都肩挑4000多双筷子乘坐客车出去送货。

  在外人看来,王炳荣年纪很大了,有了低保、残保、养老金等各种政策的帮扶,没有必要过得这么辛苦。自党中央打响脱贫攻坚战后,村里将王炳荣一家纳入首批精准扶贫对象户,并顺利实现脱贫。2016年,在危房改造政策的支持下,王炳荣家的老房子实施了翻新,居住环境也大大改善。而在去年,政府出台贫困户特色种养(加工)业补助政策,村里的扶贫干部也帮王炳荣成功申请到该项补助3000元,对于这个贫困家庭来说,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。

  “不能等不能靠,我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劳动,减少国家对我们的支援,减轻国家的负担。自己能挣就自己挣,这样的人生才是更有意义的。”王炳荣说。

  西阳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凤良成是王炳荣家的定点帮扶干部,对于这一家的情况,他十分熟悉。每次走访到王炳荣家,看到王学祥虽然心智如孩童一般,却像个大人一样忙忙碌碌地工作,他都感触颇深:“有了各种政策的帮扶,他们的基本生活能保障了,但一家人坚持通过自己的双手让生活过得更好。王学祥虽智力残疾,但也通过力所能及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价值,这很励志。”

  谈及生活的艰辛和不幸,王炳荣从不抱怨,一直都怀着满腔的热忱和感恩。在他看来,现在的扶贫政策越来越好,针对他们这样的困难家庭帮扶也越来越有力。“正是因为这样,给了我们生活的信心,也有了继续奋斗的动力。”王炳荣感慨道,“通过自己的双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,让生活变得更好,虽然辛苦一点,但内心很充实、很幸福。”


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
杉木-Bing 发表于 2019-7-26 16:52:50 | 显示全部楼层
王炳荣老人靠自己的双手,让自己的生活越变越好,值得钦佩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楼主

初级会员

热门推荐


全国经济普查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

皖公网安备 34182302000041号